輸入
生态环境监督过失犯罪主体拓展研究
輸入
生态环境监督过失犯罪主体拓展研究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年月日
- 2024.06
- 価格
- ¥4,928
- ISBN番号
- 9787519792466
- 説明
- 1.生态环境监督过失犯罪主体拓展的现状考察与问题研究通过“监督”视角对“生态环境监督”的概念予以阐释,从“监督过失”的内涵延展至生态环境监督过失的基本概念,并对生态环境监督过失犯罪主体进行基本界定;通过比较政府、企业和社会三类主要主体类别,厘清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主体的限定标准、认定条件和分类标准等要素进行把握;通过宏观考察我国生态环境监督过失犯罪的适用状况,分析其在刑法体系中的实体定位和罪名体系,通过微观考察生态环境监督过失犯罪的基本构造、行为样态及其特殊性,并结合我国生态环境监督过失犯罪的治理模式,勾勒其在我国司法环境中的实践图景;通过分析生态环境监督过失犯罪主体的规制范围局限性、单位犯罪遗漏的体系局限性以及行刑衔接局限性,提出“主体范围狭隘”是环境监督过失犯罪追责困难的核心问题。2.生态环境监督过失犯罪主体拓展的必要性研究生态环境监督过失犯罪主体拓展研究坚持贯彻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要求,具有强化多元主体治理理念,拓宽环境治理监督向度,提升环境治理处罚力度等多重价值。3.生态环境监督过失犯罪主体拓展的法理基础研究“法理”可谓法之哲学、科学,具有丰富的内涵。本章基于研究需要,着重挑选哲学、现实与理论三个维度展开论述。4.生态环境监督过失犯罪主体拓展的原则研究本章在坚持刑法谦抑性的前提之下,重点把握前置性原则、认定原则以及限制原则对生态环境监督过失犯罪主体拓展的指导性作用。5.环境监督过失主体拓展的路径研究本章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一,拓宽生态环境监督过失主体的自然人范围。其二,基于刑法谦抑原则,将生态环境监督过失主体由自然人主体拓展至单位主体,注重对企业环境监管过失的刑法规制,明确各类单位犯罪直接责任的规制思路,并划清环境监督过失单位犯罪的范围。其三,将生态环境监督过失拓展至共同犯罪之中,对环境监督过失犯罪共同制定不被允许的风险与共同实现不被允许的风险进行系统性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