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
魏晋南北朝佛教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輸入
魏晋南北朝佛教音乐美学思想研究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月日
- 2024.11
- 価格
- ¥6,006
- ISBN番号
- 9787522744544
- 説明
-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音乐审美要求不得听闻音乐,音乐感知应向内获取,用已有的儒道音乐精神去理解佛教音乐,等等,都是由生命之“有”的感知延展到音乐审美领域里的思想。这影响了早期的梵呗创作风格,如“清通深亮,远谷流响”。两晋时期佛教音乐的“无”之审美,受“涅槃”影响,建立在现世音乐之上,反对人因音乐产生情感依赖,却未否认音乐的客观存在。重视音乐能否与文辞匹配,音乐的礼义功用,音乐的梵汉转化,音乐的审美况味..这影响了高僧的音乐活动,如道安确立的唱导三科制度。南北朝时期的“缘起性空”中,音乐“神不灭”;在无分别的佛心之下,音乐一如众生;佛性之美不染“声尘”,法音“苦空”。转读与唱导形成了多元化的审美,如“优游”与“小缓”等。梁武帝“法乐童子伎”亦是“空”之显现。“空”是佛教音乐美学继“有”与“无”之后一次“本我”的展现与突破。它逐渐超越对传统儒学、玄学的依附,走向了独立的道路,是超验的音乐审美观,是绝对自由的纯粹之美。